未标题-1  

父母要打破盲點,才能陪孩子摸索讀書的真正意義

作者 陳安儀/親子專欄作家、安儀多元作文創始人

《讓孩子打從心裡喜歡學習》這本書,乍看之下,好像是一本教導父母「如何孩子不讀書的孩子喜歡學習」、「自動自發願意去讀書」、「未來可以考上理想中的學校」的書。加上作者又是日本補教界知名講師「木下晴弘」,因此在打開書以前,家長很可能會以為,這書裡應該有些絕妙的「記憶術」、有趣的「教學法」、輕鬆的「做功課妙招」,只要拜讀過後,就可以讓我的孩子突飛猛進,打從心裡喜歡學習了呢!

  
事實上,翻開書頁閱讀後才發現,與其說這是一本「工具書」,不如說這是一本:糾正父母對於「學習」這件事錯誤觀念的「觀念書」。
  
木下老師提出了許多時下父母對讀書、升學所抱持的盲點,不但一針見血,而且與我的看法不謀而合,令我不禁一面閱讀、一面擊節稱賞!

一開始,木下老師就丟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:「讀書的意義」到底在哪裡?他的觀念打破了「讀書=升學=好學校=好工作=好生活」的「假性讀書目的」,告訴我們,「不讀書,一樣也能過著幸福的生活」。開宗明義就是要告訴家長,不要誤解了「讀書」的真正意義。

有次,我去演講時,有位家長形容家裡孩子「做什麼都很『被動』」。

我問他,為什麼覺得孩子「被動」呢。

他說:「孩子總不先把『該做的功課』做完,一心就想著玩樂高積木。」

我再問他,為什麼要叫做「該做的」功課啊,難道玩樂高積木就不能是孩子「該做的」事情嗎。
  
家長這樣回答我:「『該做的功課』就是指『學校規定的功課』呀!就像我一定要完成『老闆交代我做的事』一樣嘛。」
  
最後,我微笑地告訴他:「我每天都沒有老闆交代我該做哪些事情啊,因為我就是我自己的老闆呢。」
  
他愣住了。
  
也許家長從來沒想過,所謂「該做的事」對孩子來說,也可以是「想做的事」。重點是「為什麼大人總把自己的人生定義,移交給孩子呢」。對孩子而言,他有他跟你不同的「該做的事」啊!  

木下老師將這一點稱之為「父母的創傷」。也就是說,這個「創傷」可能是就家長希望家裡的孩子「好好讀書」的原因,但同時也是「阻礙孩子樂在學習」的關鍵。爸媽必須要先知道自己的價值觀建立的源頭,有能力改變自己,才能幫助你的孩子真正愛上學習。
  
因為,「讀書學習」並不光是為了考上好學校,也並絕非為了找到好工作。讀書學習,乃是為了自我成長、是為了獲得樂趣、是為了擷取古往今來的智慧結晶、是為了累積自己的思考能力和促進創意。這些才是讀書學習真正的意義。

此外,木下老師藉由多年來在補習班教學所累積的經驗,提出的很多精彩見解。像是〈「好孩子」反而更容易累積壓力〉、〈適時放手讓孩子作主,他的表現將更突出〉、〈父母的隨便,孩子都看在眼裡〉、〈弄清孩子「喜歡的事」,屏除其中的陷阱」〉、〈不論孩子的夢想是大是小,父母都該給予支持〉等。還告訴父母:考試值得衝刺,但不值得用考試賭孩子的人生、父母的鼓勵能避免孩子自己貼上人生失敗組的標籤……,都值得讀這細細品味。

這是一本非常不一樣的「觀念書」,希望父母親能夠好好閱讀,好好思索學習的意義和態度。這樣一來,獲益的,將不只是孩子,還有父母本身!

 

陳安儀的筆下人生

陳安儀的窩心團

cover_立體書封

《讓孩子打從心裡喜歡學習》/木下晴弘◎著

 

博客來: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663568

金石堂:http://www.kingstone.com.tw/book/book_page.asp?kmcode=2015214453359

城邦讀書花園:http://www.cite.com.tw/book?id=53785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r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