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99.12.23新聞稿】
接近才能了解,了解才能真正愛孩子
──校園霸凌事件一再上演,親師應共同參與協助改善
針對行為偏差的孩子切記勿以嚴厲懲罰管教孩子,因行為偏差的孩子都帶有強烈的情緒,只會造就更錯誤的行為。應該透過相處,聆聽孩子的需求,以正面的對話與孩子溝通,提供正確行為的觀念,一同陪著孩子進行改變。
新聞事件簿:
・2010/01:花蓮縣一所中學一名智能不足女學生,在學校寢室內被2名學姊性凌虐,另3人旁觀,1個月後圍觀者良心不安,才向老師吐實並報警。
・2010/12/06:新竹縣一名國中男學生,上課不遵守規定;師長進行勸導,男學生卻不聽從指示,反之動手推打老師,還將過程以影片方式上傳網路渲染。
・2010/11/05:北市一所高職5、6名男學生常以肢體、言語欺負同學,並將一名身高148公分的女學生推倒在地,旁觀者樂不可支大喊「Hero(英雄)」。
・2010/11/06:桃園一名國一女被認為是「抓耙仔」,被4名女同學在校園打4次,還拉進廁所拍裸照,揚言把裸照貼上網。施暴者被依恐嚇、妨害自由等罪嫌送少年法庭。
以日前發生桃園八德國中學生被圍毆、強拍裸照,直至霸凌者無懼法理,並手持西瓜刀對師長嗆聲事件為例,現今學生價值觀偏差,面對學習、人際溝通上產生極大障礙,反之卻常以暴力行為表達自我情緒。
美國兒童及家庭治療的心理權威醫師/傑佛瑞柏恩斯坦博士(Jeffrey Bernstein, PHD)在其著作《10天內,孩子不再是小霸王》文中明確指出,行為偏差的孩子易暴怒、不隨和,經常以錯誤的行為反抗師長的權威。而通常,這類孩子有可能具有反抗性偏差障礙(ODD);每位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都因生理反應而引起些微偏差,但反抗性偏差障礙(ODD)所出現的症狀包括有:學習狀況差、常激烈反抗師長權威,愛特立獨行、容易充滿報復心態…等。而身為師長的我們,應多利用機會宣導正確行為觀念,以及避免觸法,當然面對一些行為偏差學生,不是只有指責,應該要引導學生學習正確社交技巧及相處之道與尊重他人。
循序漸進,改善行為偏差
傑佛瑞柏恩斯坦博士(Jeffrey Bernstein, PHD)解釋,通常行為偏差的孩子會出現失序行為時,已非短時間所造成,身為師長應該首要理解孩子會出現偏差行為背後的主要動機,避免咆哮、責備、翻舊帳等負面情緒,改以冷靜、掌握、非監控的態度,在孩子進步時給予鼓勵,循序漸進以正面態度給予支持。
親師從自我檢視開始,一齊陪孩子進行改變
當孩子出現偏差行為時,必須追溯孩子的家庭背景、生活環境、父母的教育方式。首先,師長必須改善常訓話、常嘮叨、常翻舊帳、常使用諷刺意味言語、常否定孩子、常拿孩子與他人比較…等等負面態度。著有《管教,要掌握鬆緊》一書之黃登漢校長更提出:『接近才能了解,了解才能真正愛孩子』。學校教育的失敗,往往是老師不肯花時間瞭解學生,就用自己的經驗教導學生。家庭教育的失敗,是父母不瞭解孩子,以為自己的付出是辛苦的、是正確的,到頭來,卻是兩敗俱傷。而,針對行為偏差的孩子切記勿以嚴厲懲罰管教孩子,因行為偏差的孩子都帶有強烈的情緒,只會造就更錯誤的行為。
面對親子相處上,師長可多些聆聽,不需動不動就直接提供意見及指導,更不要使用權威來要求孩子遵從,而是應該透過相處,聆聽孩子的需求,以正面的對話與孩子溝通,提供正確行為的觀念,一同陪著孩子進行改變。
管教的鬆緊,拿捏一瞬間
黃登漢校長在《管教,要掌握鬆緊》一書中提到,在孩子的學習成長中,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未來的成就,更期望孩子具有良好的態度及人際關係。而這些能力皆是未來孩子進入社會時需具備的重要能力。但,身為家長又怎能寄望學校及老師的教導,而輕忽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力。別總是把忙碌做為藉口,應撥出時間建立與孩子間的共同話題,一起參與、分享,讓孩子了解師長也可以是朋友,讓孩子把師長做為自己行為的榜樣。
青春期的孩子進入叛逆期後,開始會捍衛自我尊嚴以及引起同儕注意。若師長發現問題時未及時介入導正,日後必造就更多的錯誤行為及衝突。因此,黃登漢校長在新書中強調:『要了解孩子的內心,沒有捷徑也沒有簡單方式,只有透過長時間的相處,建立良好親子關係,當孩子信任且願意分享與傾訴時,便是管教鬆緊拿捏的最佳時刻。』
學校、老師、家長及學生共同努力,如此一來,即可有效改善校園環境,改變學生同儕互動,遏止校園暴力再度發生。
14.8*21/黑白/訂價250元 |
《10天內,孩子不再是小霸王》 傑佛瑞.伯恩斯坦/博士 (Jeffrey Bernstein, PHD)◎著 擅長兒童及家庭治療的心理醫師, 成功輔導過上千名孩子與父母維繫親子關係; 同時,他也是知名的人際關係專家。
■兒童及家庭關係的美國賓州執業心理醫師 ■著名的親職教養與夫妻關係的專家。 ■著作豐富:《10天內,小孩不再是小霸王》、 《10天內,培養專注力小孩》、 《教孩子,可以不生氣!》等暢銷書。 |
14.8*21/黑白/訂價250元 |
《管教,要掌握鬆緊!》 黃登漢/校長◎著 ●一位好爸爸 1.聆聽並且關心孩子的想法,並且給予他們發展自我的自由! 2.以正面肯定的話代替負面的責備! 3.透過遊戲來學習,讓孩子學得開心又自然!
●一位好校長 1.三十年教職經驗。 2.教育部社會人文科學教師教學優良獎 3.台灣省特殊優良教師「師鐸獎」。
●一位作家 1.桃園縣兒童文學協會常務理事。 2.桃園縣教育電子報親職教育專欄作家。 3.精湛學習公司講師。 4.每年約有90場以上的演講邀約!
校長爸爸的專屬部落格: http://yell451015.pixnet.net/blog |
若有演講需求可連繫新手父母出版/行銷-高小姐。(02-25007008轉2290) |